欢迎进入德阳社科网! 设为首页   加入收藏   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- 信息浏览

关于申报“文化传承发展研究”专项课题的通知

文章来源:学会学术部 发布时间:2023/7/4 

各区(市、县)社科联,德阳经开区党群工作部,德阳高新区党政办,市级各部门,各大中专院校社科联(科研处),市级各学会(协会、研究会):

  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,经研究决定,德阳市社科规划“文化传承发展研究”专项课题申报工作正式启动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    一、申报宗旨

    以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,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释工程,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发出德阳声音。

    二、申报资格要求

    (一)责任单位须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和深厚的学术积累,能够为重大项目研究工作提供良好条件。

    (二)项目申请人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,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,社会责任感强,学风优良,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,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。

    (三)项目申请人只能申请一个项目,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本次专项其他课题的申报。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两个项目。每个项目的申请人只能为一人。

    三、课题指南

    《“文化传承发展研究”专项课题指南》(以下简称《课题指南》)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,聚焦文化传承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设立了8个选题方向。项目申请人可选择其中1个选题,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研究基础,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、方法和侧重点,设计具体题目进行申报。

    四、项目设置

    本次立项项目视同为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“十四五”规划2024年度项目。如选题存在申报数量不足或申报质量不佳的情况,将按宁缺毋滥的原则不确定立项项目。

    五、工作安排

    (一)申报时间为即日起至2023年9月30日止,各单位于10月9日前将申报资料送市社科联学会学术部,逾期不予受理。

    (二)申报项目需提交纸质《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申请书》(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专项)1份,《课题设计论证(活页)》3份,相关资料请从德阳社科网(http://www.dysskl.cn)“下载专区”中下载。申请人请按照《申请书》的要求如实填写申请材料,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。

    (三)所有立项项目均需在2024年5月30日前完成,逾期不接受结项申请。如无正当理由,逾期不能结项的课题负责人将被取消次年申报市社科规划项目资格。

    六、其他事项

    (一)本次不受理涉密内容的项目申报。本次项目申报对承担有国家级、省级课题的负责人不做限制。

    (二)申报课题一经立项,其研究方向、题目、主要参与者不得轻易变更。确需变更的,请在2024年1月30日前填写《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内容变更申请表》报市社科联批准后方可实施,否则不予结题。

    (三)结题时间内,凡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课题,免于鉴定并确定为优秀等次。

    联 系 人:王福利

    联系电话:18981028712   0838—2313404  

    通讯地址:四川省德阳市庐山南路一段166号208室

    邮政编码:618000


    附件:“文化传承发展研究”专项课题指南

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23年7月4日


附件


“文化传承发展研究”专项课题指南


    1.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研究(“十四个强调”《人民日报》2023年6月4日第一版)

    2.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研究阐释

    3.深刻理解“两个结合”的重大意义研究

    4.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、建设文化强国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

    5.三星堆古蜀文化研究

    6.绵竹年画文化、德孝文化、儒家文化、三国文化、传统节日文化等德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

    7.李冰、“铜山三苏”、张栻、李调元等德阳历史文化名人研究

    8.德阳文化强市建设研究

四川省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CopyRight @ 2012
电话:0838-2227038 E-MAIL:dysskl@163.com 邮编:618000 监督举报电话:0838-2237606
联系地址:德阳市庐山南路一段166号 蜀ICP备1300111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