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- 信息浏览 |
小雪 大雪 文章来源: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:2024/11/22 【字说节气】 作者:史瑞雪(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博士生) 立冬之后,寒意渐深,我们迎来了小雪、大雪两个节气。小雪和大雪的命名反映了气温和降水的特征,孔颖达在《礼记正义》中说,“谓之小雪大雪者,以霜雨凝结而雪,十月犹小,十一月转大”,这里的“十月”“十一月”是就古代历法而言的,按照现在的公历,小雪在每年11月22日或23日,大雪在每年12月7日前后。在这段时间里,冷空气愈发活跃,寒潮频频来袭,气温显著下降,降水逐渐增多,漫天飞雪由微而盛,这两个节气因此得名。
小雪 大雪 草虫 汉字中的“雪”是一个以“雨”为义符的形声字,说明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雪是和雨类似的自然气象。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,已经出现了“雪”的身影,金文、小篆中的“雪”字形体与甲骨文一脉相承,上半部分是义符“雨”,下半部分是声符“彗”。隶书与楷书中的“雪”字形体发生了变化,声符“彗”简化,逐渐演变为今天的“雪”字。 今人常将雪视为唯美浪漫的象征,在古人心目中雪是怎样的事物呢?东汉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是这样解释的:“雪,凝雨,说物者。”“凝雨”就是雨水凝结的冰晶,刘熙在《释名》中也说“雪,绥也,水下遇寒气而凝,绥绥然也”,“绥绥”就是繁密的样子,形象地展现了寒气将雨滴凝为雪花自空中纷扬飘落的情形。至于许慎说的“说物”,清代学者段玉裁解释道:“说,今之‘悦’字,物无不喜雪者。”“说(yuè)”是“悦”的通假字,“物无不喜雪者”,雪花如同冬日的精灵,能够给万物带来喜悦与欢欣。
所谓“瑞雪兆丰年”,小雪与大雪时节的降雪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,预示着来年的丰收。首先,降雪时的低温可以冻死部分病菌和害虫,减轻次年的病虫害,俗语有“小雪大雪不见雪,来年灭虫忙不撤”的说法。同时,覆盖在地表的积雪对于深层土壤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,胶东一带农谚有道“冬天麦盖三层被,来年枕着馒头睡”,此时田间冬小麦已然抽出麦苗,积雪仿佛给它们盖上了厚厚的棉被。此外,融化的雪水不仅能够为春耕的作物提供水分,还能够为土壤提供营养含量远高于雨水的氮肥。在天地肃杀、万物凋敝的冬日,厚厚的积雪之下却蕴藏了无限生意。 冬日的雪不仅守护着田间作物,也为人们带来了许多欢愉。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:“豪贵之家,遇雪即开筵,塑雪狮,装雪灯,以会亲旧。”周密《武林旧事》也记载了杭州城中王室赏雪的情景:“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,后苑进大小雪狮儿,并以金铃彩缕为饰,且作雪花、雪灯、雪山之类,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,并以金盆盛进,以供玩赏。”可见宋代就已经有了塑雪狮、赏雪灯的习俗。对于百姓来说,时近岁暮,田事已毕,进入农闲,人们纷纷开始为过冬做准备,小雪和大雪节气的许多民俗都围绕“吃”来展开。“小雪腌菜,大雪腌肉”,此时正可以制作腌菜与腊肉,并利用严寒加以保存,留待过年时享用。小雪时南方还有吃糍粑的习俗,在北方很多地区,大雪节气时则有吃饴糖的讲究,认为可以滋补身体。 天地间的银装素裹也会引发文人们的无限雅兴。雪花究竟是什么样子呢?《韩诗外传》言,“凡草木花多五出,雪花独六出”,将雪片视为六出之花,这是多么细致入微的观察!嘉祐八年,苏轼在凤翔府签判任上,适逢一场微雪,这在自幼生长于蜀地的苏轼眼中无比珍贵,第二天清晨趁着雪还未化,他赶忙骑马前往南溪饮酒赏雪,写下了《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》。在文人笔下,雪是千姿百态的:“千树万树梨花开”,是北国边塞的雪;“雾凇沆砀”“上下一白”,是南国西湖的雪。寒江独钓,是雪营造的旷远幽寂;邀饮新醅,是雪激发的热切温馨。 时逢小雪与大雪节气,让我们期待每一次与雪的相遇,在一片澄澈中,欣赏和享受冰清玉洁的白雪天地。 (图片均由作者提供) 《光明日报》(2024年11月22日 16版) |
四川省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CopyRight @ 2012 电话:0838-2227038 E-MAIL:dysskl@163.com 邮编:618000 监督举报电话:0838-2237606 联系地址:德阳市庐山南路一段166号 蜀ICP备13001110号-1 |